(身懷“仁心”的好醫生張曦晨)
(張曦晨在他創辦的ICU重癥監護室搶救病人)
【微檔案】
張曦晨,男, 1974年生,中共黨員,冷水江市中醫醫院外三科主任兼急診外科主任。2000年進入冷水江市中醫醫院外科工作至今。2015年被冷水江市人民政府記三等功一次,并榮獲冷水江市“優秀醫師”、冷水江市“衛生工作先進工作者”等光榮稱號。
【故事】
醫者最貴是“仁心”。冷水江市中醫醫院外三科主任張曦晨就是一位身懷“仁心”的好醫生。
從醫15年來,他勤奮工作、刻苦鉆研醫術,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解決大問題;他勇于承擔醫療風險,全力為病人爭取生命的希望;他視病人為親人,多次替病人墊付醫藥費……張曦晨用實際行動,唱響了一曲醫者仁心的贊歌。
仁心:“救命當前,沒有那么多顧慮”
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,也是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義務,而張曦晨則加上了“第一重要”的前綴。他常常把“救命當前,沒有那么多顧慮”掛在嘴邊,以赤誠之心,為患者解除病痛,為危急者爭取生命的希望。
今年2月11日凌晨1點,下完夜班的張曦晨剛回家睡下,突然接到醫院120指揮中心的電話,有一例車禍病人,顱腦疑似嚴重損傷。一接到通知,張曦晨立馬起床,火速跑到醫院。
傷者蔡奇賢下班騎車回家,由于夜黑路滑,摔進了路邊的排污溝中,附近居民撥打了急救電話。此時,患者陷入了昏迷,呼吸微弱,瞳孔散大,血壓已無法監測,CT顯示顱內大面積出血,需要立馬手術。
按照規定,手術需要患者家屬簽字,一旦發生手術風險,將會帶來不可預估的麻煩。但患者身上沒有任何通訊工具,也找不到聯系方式,短時間內無法通知家人到場。一邊是巨大的責任風險,一邊是隨時可能死亡的生命,張曦晨沒有猶豫,一邊向醫院業務主管領導和醫務科匯報,一邊讓手術室立即做好開顱手術準備。“字,我來簽!風險由我來擔!”
經過6小時的緊張手術,蔡奇賢顱內被清理干凈,生命體征漸漸平穩。兩個月后,蔡奇賢康復出院。他感激地對張曦晨說:“我的命是您給的!”
危急關頭,張曦晨主動將風險留個自己,為患者爭取更多寶貴的時間。而在危險面前,他義無反顧地選擇救人,大寫了醫者的高尚情懷。
2007年6月,冷水江市資江煤礦突發瓦斯爆炸,12名礦工被困井下,生死不明!張曦晨臨危受命,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參加急救突擊隊,由于爆炸影響較大,下井通道已被掩埋,如要下井,必須手腳并用,從臨時挖掘的狹窄通道中爬行進去。當時井下溫度高達四十多度,而且有繼續塌方的危險!
站在黑森森的洞口面前,張曦晨義無反顧地爬進了洞口,與礦山救護隊員一起,開始了與死神的爭奪戰!這一戰,持續了整整一天一夜。由于處置得當,成功搶救出被困受傷職工9人。
“我是醫生,在搶救生命面前,哪里還容得下顧慮呢?”如今,回想起當時井下的情形,張曦晨還是這般堅定。
網友評論